公告版位
親愛的朋友們!花開朵朵在FACEBOOK上成立了粉絲專頁,歡迎多多讓我們聽見您的意見和聲音喔~~

目前分類:音樂名人堂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10年8月,眾人引頸期盼許久的新任NSO國家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終於上任,旅德指揮家呂紹嘉毅然決然的了德國漢諾威歌劇院的總監一職,回台從高齡79歲擔任藝術顧問和首席客席指揮的赫比希手上接下指揮棒,承接領導這個代表台灣品牌精銳職業樂團的重責大任。從堪稱德奧經典的馬勒系列到跨越不同時代的維也納作曲家─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到20世紀新維也納樂派的荀白克、魏本和阿班‧貝爾格;再到與國際知名獨奏家們合作的名家精選、歌劇音樂會、沙龍音樂會以及國內首創的由音樂總監親身講述的"呂紹嘉時間",實需具備堅強卓越的音樂實力和內涵,才能推出如此經典又吃重的曲目。

呂紹嘉總監的醫生父親十分喜愛音樂,讓五個孩子從小就接觸音樂,甚至還準備最好的~史坦威鋼琴,讓孩子們練琴。而他原來在國小時期曾進入專為音樂資優兒童開設的班級就讀,後來仍因著升學主義的壓力,選擇一路從建中念到到台大心理系。進入台大後浸淫在自由多元的學術風氣下,也遇到許多喜愛藝術的朋友,而在台大合唱團擔任伴奏的時期,奠定了後來呂紹嘉走向指揮之路的基礎。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當打開花開朵朵部落格,便會傳出一陣悠揚的琴聲,而這美妙的樂音即是來自於蔣茉莉老師的指尖下。鋼琴家蔣茉莉出生於高雄市,在青少年時期全家移民到阿根廷居住,花開朵朵部落格所播放的音樂,便是蔣老師所彈奏,阿根廷作曲家希納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寫作的作品。而後,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學院(The Peabody Institute of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取得鋼琴演奏碩士及博士學位。蔣茉莉在台灣以及在海外旅居時期參加了大大小小的鋼琴比賽,都屢獲佳績,曾獲僑委會選為「海外優秀華僑青年」,在海內外舉辦多場鋼琴獨奏會,除了在個人舞臺上的展現,同時也與國內的音樂家們有多次的合作演出,展現她在不同樂曲種類和演出形式上極佳的掌握能力。蔣茉莉現任教於新竹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久石讓,1950年出生於日本長野,「久石讓」這個名字的來源是他的偶像─美國黑人音樂家及製作人昆西瓊斯(Quincy Delight Jones II)。他把「昆西瓊斯」這個名字改成日語發音,再聯上最近似的漢字姓名,就變成了「久石讓」。

久石讓從四歲起與鈴木慎一學習小提琴,1969年進入國立音樂大學作曲科,潛心鑽研現代音樂作曲,受到深厚的學院派作曲訓練。久石讓的大學時期到三十歲左右,是追求現代音樂作曲的時期。前衛藝術是他最想走的方向,特別鍾情於極簡主義(Minimalism)音樂,受到菲利普‧葛拉斯(Philips Glass)、史提夫‧萊奇(Steve Reich)的影響。此外也受到史托克豪森(Stockhausen Verlag)、約翰‧凱吉(John Cage)以及日本近代作曲家武滿徹(Toru Takemitsu)、三善晃(Miyoshi Akira)等作曲家的影響。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瑞斌小圖.jpg在台灣的表演藝術生態下,古典音樂家們多半一邊在學校任教,在課餘之時才從事舞台表演工作。而能夠專心從事演奏工作的音樂家真的屈指可數,這些演奏家們能持續不間斷的在舞台上發光發熱,惟獨靠著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毅的恆心。
陳瑞斌出生在文化古都台南市,從小負笈奧地利和德國唸書,受教於已故的俄羅斯鋼琴大師貝爾曼(Lazar Berman)門下,是唯一的一位亞裔弟子。他以第一名特優的成績畢業於維也納市立音樂院並取得德國漢諾威音樂院的最高獨奏家文憑。1984年,陳瑞斌在義大利的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獲得銀獎,往後也陸續在各大國際比賽中獲獎。但被喻為「天使手指」和「天才」的他也曾遭遇許多挫折,對比賽也會有強烈的得失心,經過自我不斷的心理調適,才體會到「比賽不是只彈給評審聽,而是要彈給觀眾聽」。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年第21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類榮獲最佳古典音樂專輯和最佳演奏專輯獎項的魏樂富與葉綠娜教授,結婚30年來兩人雙鋼琴的組合一直是樂壇的一則佳話。來自德國的鋼琴家Rolf-Peter Wille,在台灣以“魏樂富”這個中文名字活躍在樂壇,除了教學、演奏和專輯錄音之外,甚至跨足到文壇,創作散文、小說、寫詩甚至書中的插畫都一手包辦,至今已經出版了五本書,皆是由夫人葉綠娜親自翻譯,夫婦兩人在各方面可說都是合作無間。

他們兩人雖然形容自己是一對“連體雙胞胎”,但在專業領域和對音樂的思維上卻又有著各自獨立的空間,魏樂富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葉綠娜則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在教學方式上,身為德國人的魏樂富帶著德國的哲學精神和思維,重視邏輯思考,認為台灣學生因課程太滿而缺乏思考的時間,如果不認識音樂作品則沒有彈奏的必要;葉綠娜則認為自己比較重視基本功。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ndelssohn_as_child.jpg 費利克斯‧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180923日出生於德國漢堡的一個富裕而有文化的家庭,在他的家中一向就是藝文精英穿梭匯聚之處,年幼的孟德爾頌就是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耳濡目染地成長起來。也因為這樣優越的條件,使孟德爾頌的天資得以成長茁壯,他九歲時就以鋼琴家的姿態在音樂會中演奏,11歲時開始作曲,而他所展現的鋼琴及作曲方面的才華,很快地使他獲得「莫札特第二」的美譽。

另外,透過老師的引薦,他認識73歲的文學泰斗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並建立忘年之交的友誼,因為,哥德認為孟德爾頌的身上及作品裡永遠呈現著清晰,散發一種難能可貴的古典精神,也因為這樣的友誼,加深孟德爾頌對古典文學的感受,並使古典文學在其作品中產生了重大的影響。16歲時,孟德爾頌受歌德《浮士德》詩句的啟迪,完成了第一首完全成熟的作品─弦樂八重奏,次年,發表《仲夏夜之夢序曲》(A Midsummer Night’s Dream),這是依據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所創作的另一首著名作品,而受人歡迎的《結婚進行曲》則是戲劇《仲夏夜之夢》中的配樂。隔年,他在柏林大學攻讀哲學,以繼續追求知識,同時與高層學術及藝術人士來往,不僅和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相交,後來又結識了蕭邦(Frederic Chopin, 1810-1849)、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 1810-1856)等作曲家。019.jpg

孟德爾頌20歲時,不顧當時音樂權威的反對親自指揮《聖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將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865-1750)的音樂引介給世人重新認識。這首作品是自巴哈去世後79年來的首演,此舉轟動了歐洲音樂界,使得大家開始注意巴哈,巴哈的音樂也逐漸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會中被演出。 1834年夏天,他接到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管弦樂團的聘書,在萊比錫的10年間,介紹許多當時被人們所忽略的作品,包括貝多芬第四號交響曲和第九號交響曲,並首演了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1797-1828)的《C大調交響曲》(Symphony No.10 C-Major)。同時也將音樂會活動向空前的成功,為所有現代的音樂鑑賞奠定了基礎。1842年,與舒曼合作創辦了萊比鍚音樂學校,孟德爾頌為首任校長,使得這個音樂學院成為德國的一流音樂學府,後來成為歐洲重要的音樂學校之一。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ehasOLIO.jpg  海頓的音樂在古典樂派的形成上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在交響曲及弦樂四重奏的創作上,這也是他影響後世最主要的兩種音樂形式,弦樂四重奏是海頓表達個人情感最自然的形式,至於交響曲方面,經由海頓的精心設計,在各種樂器的音色配合與對比以及整體表現上,比起同時期其他作曲家的交響曲顯得更加豐富,也更具有優雅洗鍊的效果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生於奧地利東部的小村莊羅勞,海頓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份,他是由表親教他如何讀譜及演奏小提琴和大鍵琴,後來加入了維也納聖史提芬教堂的少年合唱團,後來他拜於尼可拉.波波拉(Nicola Porpora ,16861766)的門下學習聲樂與作曲,漸有所成,並開始寫些室內樂形式的小規模作品,主要是以弦樂四重奏居多,1759年海頓受邀出任莫爾辛伯爵私人樂團的指揮,這時他的作曲技巧也日益成熟,在27歲時完成了第一首交響曲,1761年海頓受邀出任保羅‧艾斯特哈吉王子府樂團的副樂長,艾斯特哈吉富有而旦熱愛音樂,海頓除了要訓練及指揮樂團外,有時也親自擔任室內樂演奏,除此之外海頓也必須不斷寫作樂曲以應付演出,這段期間他完成了數量龐大的各式作品,總計包括5部彌撒、11齣歌劇、60餘首交響曲、40多首弦樂四重奏和30餘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其它的樂曲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陳毓襄老師是享譽海外的知名鋼琴家,她具有超特的技巧及天才般的音樂詮釋力,她的演奏具有強烈的個人思想,音色優美、格調高貴,每個音符均注入靈魂與生命力,展現感人肺腑的音樂。陳老師繼上次在台公演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在和台灣的樂迷朋友們見面了,今年,陳老師將應長榮交響樂團的邀請,在3月份的時候再次登台演出(演出訊息)。

    然而,花開朵朵演藝廳也很榮幸,曾經和這位享譽國際的知名鋼琴合作過,因此,我們此次得知陳老師將再次在台公演的消息時,並積極協商希望能再次邀請到陳老師蒞臨花開朵朵演藝廳演出,為更多喜愛她的樂迷朋友們演出,以下,就放上關於陳老師的簡單介紹,順便讓更多還不是很認識陳老師的朋友們,可以了解!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算你沒學過音樂,你也一定聽說過貝多芬、莫札特、巴哈這些有名的音樂家,而這些鼎鼎大名的音樂家都是來自歐洲國家,反觀美國這個引領世界的強國,再這方面就稍微顯弱了一些~~不過,接下來要介紹的這位,可說是近年來威名遠播的美國現代音樂家,他就是橫跨古典與爵士領域的音樂才子─蓋西文!!

       蓋希文曾經說過:「我認為爵士樂是美國具有絕對重要與權威性的鄉土音樂之ㄧ,因為,它無所不在,好像就美國人與生俱來就擁有一種音樂,所以,我相信他有絕對的價值與重要性,可以成為交響樂的創作根源!」。也正因為有蓋希文的努力,將古典音樂與爵士音樂作了巧妙的融合,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音樂風格,同時也上世人見識到不同以往的新音樂!

     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 1898-1937)是美國的傳奇作曲家,1898年出生在布魯克林區,是個窮困裁縫的兒子,因此,即使蓋希文很早就展現他對於音樂的興趣,但由於家境的關係,他並沒有接受正式的音樂教育,一切的啟蒙就是來自於布魯克林區黑人們的歌唱與舞蹈。

taiweih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