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頓的音樂在古典樂派的形成上佔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在交響曲及弦樂四重奏的創作上,這也是他影響後世最主要的兩種音樂形式,弦樂四重奏是海頓表達個人情感最自然的形式,至於交響曲方面,經由海頓的精心設計,在各種樂器的音色配合與對比以及整體表現上,比起同時期其他作曲家的交響曲顯得更加豐富,也更具有優雅洗鍊的效果 。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生於奧地利東部的小村莊羅勞,海頓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份,他是由表親教他如何讀譜及演奏小提琴和大鍵琴,後來加入了維也納聖史提芬教堂的少年合唱團,後來他拜於尼可拉.波波拉(Nicola Porpora ,1686一1766)的門下學習聲樂與作曲,漸有所成,並開始寫些室內樂形式的小規模作品,主要是以弦樂四重奏居多,1759年海頓受邀出任莫爾辛伯爵私人樂團的指揮,這時他的作曲技巧也日益成熟,在27歲時完成了第一首交響曲,1761年海頓受邀出任保羅‧艾斯特哈吉王子府樂團的副樂長,艾斯特哈吉富有而旦熱愛音樂,海頓除了要訓練及指揮樂團外,有時也親自擔任室內樂演奏,除此之外海頓也必須不斷寫作樂曲以應付演出,這段期間他完成了數量龐大的各式作品,總計包括5部彌撒、11齣歌劇、60餘首交響曲、40多首弦樂四重奏和30餘首鋼琴奏鳴曲以及其它的樂曲 。
1790小提琴家沙羅蒙(Johann Peter Salomon,1745-1815)邀請海頓到倫敦舉行演奏會,隔年海頓抵達倫敦,發表了六首新的交響曲,音樂會也受到熱烈歡迎,牛津大學更因海頓的傑出成就,頒贈他音樂博士學位。海頓在倫敦停留了一年半後返回維也納,1794年他再度訪問英國,又發表了六首新的交響曲,海頓前後兩次造訪英國,海頓在這兩次倫敦旅行中,發表十二首交響曲,包括被譽為海頓代表作的「驚鄂」、「軍隊」、「時鐘」等交響曲,海頓在英國旅行的歸途中,曾和年輕的貝多芬在波昂見面,後來在維也納指導過他作曲。
海頓此時已成了奧國最具代表性的偉大作曲家 , 他的作品不但經常被人演奏 , 奧國政府還在海頓的誕生地塑立了一座胸像 , 而 1797 年奧皇法蘭茲二世誕辰時海頓更受邀創作了奧國的國歌,海頓晚年轉向創作聲樂作品,他先後發表了" 創世紀"及"四季"這兩部偉大的神劇,再一次向世人顯示他崇高的音樂境界,1803年之後海頓的健康大為衰退,1809 年因病逝世於維也納 。
留言列表